南京婚姻家庭律师
律师热线 025-84110110
离婚诉讼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涉外婚姻
遗产继承债权债务过错赔偿联系我们
首页 >>文章

放弃继承权还需要公证吗?

放弃继承权还需要公证吗?放弃继承权并不是必须要公证,公证并不是放弃继承的必要条件,根据《民法典》(2021.01.01生效)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二、放弃继承时若是选择公证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放弃继承权公证的管辖。当事人申办放弃继承权公证,应当到其住所地或行为发生地的公证处提出申请。2、对放弃继承权公证的申请。继承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民事权利,是公民依法继承他人遗产的的权利。因此,放弃继承权公证必须由继承人亲自为之,不允许他人代理,当事人到公证处有困难的,公证处可派公证员到遗嘱人的居住地办理。3、申办放弃继承权公证应提交的材料。申办理放弃继承权公证时,应当逐项填写公证申请表,并提交以下材料:(1)本人的身份证明,如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等。(2)被继承人死亡的证明。被继承人死亡前,放弃继承权不具有实际的法律意义。(3)本人与被继承人关系的证明。可以由所在单位、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提供,只要能证明其确实享有继承权即可。(4)本人签字的放弃继承权声明书。根据规定,公证处办理放弃继承公证,要向当事人讲明他的权利、义务及其放弃继承权将引起的法律后果,使当事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将要产生的影响有明确的认识。公证处应将上述情况记录在公证笔录上,笔录应让当事人核对并签名。4、对放弃继承权公证的审查和注意事项。办理放弃继承权公证,公证处应重点审查:(1)当事人的身份、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以及是否确实享有继承权;(2)当事人放弃继承权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有无受胁迫、受欺诈等影响其真实意思表示的事实存在;(3)被继承人的死亡日期,以及放弃继承权的意思表示是否在法定期限内做出的。(4)所放弃的财产是否存在,是否有相关权属证明。以上经公证处审查后认为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当事人身份属实,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放弃继承权的意思表示真实、合法、没有违反法律的情况,则应依法制作并出具放弃继承权公证书。公证书自公证审批签发之日起生效。任何依据遗嘱,或者是法定继承的规定,获得遗产的继承权之后,若是并不想办理遗产的过户手续,此时是可以选择放弃继承遗产的,只要做出放弃声明的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能力,那么放弃就是有效的,且一旦放弃之后就不能后悔了。



相关内容:

·转继承还能发生代位继承吗
    转继承还能发生代位继承吗?转继承中没有代位继承,转继承不同于代位继承,两者的区别在于:(1)基础不同。代位继承是基于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事实而发生的,而转继承则是基于继承人后于被继承人死亡的事实而发生的。(2)继承人不同。代位继承只能是被代位继承人的晚辈直系血亲;而转继承人可以是被继承的晚辈直系血亲,也可以是被继承人的其他法定继承人。(3)适用范围不同。代位继承只适用于法定继承,而转继承既可以...


·代位继承抚恤金判决为遗产吗?
    代位继承抚恤金判决为遗产吗?代位继承不可以对抚恤金认定为遗产,抚恤金、丧葬费不是遗产。遗产是指公民死亡时遗留的、可以依法转移给他人的个人合法财产。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一)公民的收入;(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


·被继承人去世怎样分割财产?
    被继承人去世怎样分割财产? 在我国,遗产继承的方式分为如下四种:遗嘱继承,即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遗赠即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遗赠扶养协议即被继承人与扶养人订立协议,由扶养人负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被继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该方式主要出现在老人无人赡养的情况下。法定继承,即在上面三种情况都不存在的...


·代位继承权与转继承有哪些区别
    代位继承权与转继承有哪些区别代位继承和转继承都是因继承人死亡无权行使继承权而发生的、由继承人的继承人行使被继承人的财产继承,但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1、继承人死亡的时间不同。代位继承是被继承人的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与被继承人同时死亡;转继承是被继承人的继承人在继承活动开始之后,遗产处理之前死亡。2、继承的内容不同。代位继承是继承人的子女直接参与对被继承人遗产的分割,与其他有继承权的人共同参与...


·如果继承人之间无法协商一致如何提取已故存款人的存款?
    如各继承人对于继承权和继承份额存在争议且无法协商一致的,可以通过司法诉讼的方式确定,再凭生效裁判文书提取存款。根据《关于查询停止支付和没收个人在银行的存款以及存款人死亡后的存款过户或支付手续的联合通知》及《关于执行<储蓄管理条例>的若干规定》的规定,如存款的继承权发生争执时,应当由人民法院判处,银行凭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或调解书办理过户或者支付手续。 实践中,通常是部分继承人作为原告...


·一、法定继承人的顺序是什么?
    一、法定继承人的顺序是什么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主要是根据继承人与被继承人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的亲疏远近和法定的相互抚养义务来确定的。我国《民法典》规定,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者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全部放弃继承权或者丧失了继承权时,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在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中,没有先后顺序,一般...


·被继承人父母去世证明怎么开?
    被继承人父母去世证明怎么开?被继承人父母去世证明需要到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来开具。之所以也需要这个证明,就是因为必须要确定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然后才能够进行一个最终的财产的分配。所以开具证明必须要到派出所才有权威性。二、亲属关系证明的规定内容是什么?继承是民事法律关系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人在世上的时候,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自己可以对自己的财产作出一定的划分和使用。不过在人去世了之后,自己的财产...


·一、父亲没有立遗嘱后妈的儿子能继承财产吗?
    一、父亲没有立遗嘱后妈的儿子能继承财产吗? 继母的孩子和父亲形成扶养关系的就可以继承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条 【男女平等享有继承权】继承权男女平等。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


·继承所得财产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可能会通过继承的方式获得财产,对于这部分财产需要作出严格的认定,尤其是在夫妻离婚的时候。那么您知道继承所得财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详细内容请跟随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一、继承所得财产是夫妻共同财产吗根据我国《民法典》(2021.1.1生效)的规定,继承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继承方式,继承所得财产是否是夫妻共同财产,可能因继承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结论。法定继承...


·遗产继承中第一第二顺位都没有怎么办?
    遗产继承中第一第二顺位都没有怎么办? 一、遗产继承中第一第二顺位都没有怎么办? 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制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遗嘱的继承顺序是由继承法确定的,《继承法》第10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1、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2、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


·婚前财产第一继承人比例是多少?
    婚前财产第一继承人比例是多少? ?婚前财产第一继承人比例是多少? 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在继承婚前财产时是按照均等的比例进行继承,但是在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并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也是会予以一定的照顾,如果有两个第一顺位的继承人,那么继承人也是会各自继承50%的遗产,如果是三个顺位继承人,那么各占三分之一。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


·遗产未分割的属于共同财产是怎么规定的?
    遗产未分割的属于共同财产是怎么规定的? 1、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是遗嘱继承的对称,指继承人的范围、顺序、所继承遗产的份额皆由法律规定的继承方式。因这种继承制度的特点是各类继承人依法各得其固定的份额,亦称份额继承制。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其中,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继承...


电话咨询.|.短信咨询.|.留言咨询
©Copyright Reserverd
南京婚姻家庭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