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婚姻家庭律师
律师热线 025-84110110
离婚诉讼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涉外婚姻
遗产继承债权债务过错赔偿联系我们
首页 >>文章

故意伤害罪如何判定

生活中由于各种因素的不确定经常会发生故意伤害的事情,也许我们自己就经历过,我国法律将故意伤害定为了一种犯罪行为,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成为故意伤害罪,该罪的构成要件是固定的,那么故意伤害罪如何判定的呢?下文中我们整理了相关的内容。

一、故意伤害罪如何判定
1、要有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
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的方式,既可以表现为积极的作为,亦可以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前者如拳打脚踢、刀砍枪击、棒打石砸、火烧水烫等;后者则如负有保护幼儿责任的保姆不负责任,见幼儿拿刀往身上乱戳仍然不管,结果幼儿将自己眼睛刺瞎的行为,就可构成本罪。
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既可以由自己实施,又可以利用他人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实施,还可以利用驯养的动物如毒蛇、狼犬等实施。
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既可以针对人身的外表,造成外部组织的残缺或容貌的毁坏,又可以针对人体的内部,造成内部组织、器官的破坏,妨碍其正常的功能活动。
总之,无论是直接由本人实施还是间接实施,亦无论是针对何种部位,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只要出于故意,能造成他人的人身健康伤害,即可构成本罪。
2、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必须是非法进行的
如果某种致伤行为为法律所允许,就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正当防卫造成伤害而未过当的,医生对病人截肢治病等。
经被害人同意的伤害,是否合法,要做具体分析。如果被害人的同意是为了达到危害社会的目的,这种同意不能排除伤害行为的非法性;如果这种同意是为了有益于社会的目的、则可以排除他人伤害行为的非法性。
对于具有激烈对抗性体育运动项目中发生的伤害行为是否具有合法性,也应作具体分析。如果这种致伤动作本身为该项运动项目的规则所允许,这种伤害一般不能认为具有刑法上的非法性。如在足球比赛时,依据“合理冲撞规则”所实施而引起伤害的动作,一般不认为是伤害罪:如果比赛中动作粗鲁,明显违反规则要求,具有伤害他人身体故意的,也应按故意伤害罪论处。
3、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必须已造成了他人人身一定程度的损害,才能构成本罪
就结果的严重程度而言,本罪有3种形态,即轻伤、重伤或死亡。轻伤、重伤的区分应当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为统一标准。如果没有造成轻伤以上的伤害,只是轻微伤的话,则不能以本罪论处。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没有造成轻伤以上的伤害案件,一般不会作为刑事犯罪处理。
二、认定故意伤害罪要注意问题
认定故意伤害罪在实践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分清故意伤害罪与杀人罪的界限。两罪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以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为故意,如果行为人没有这种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而只有伤害他人身体健 康的故意,即使行为导致了他人的死亡,也只能定故意伤害罪;如果行为人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即使其行为没有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也构成杀人罪(未 遂)。
2、分清故意伤害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界限。过失重伤罪在主观上是过失的,而且法律要求必须造成他人重伤的结果才能构成犯罪,而故意伤害罪在主观上是故意的,即使致人轻伤,也构成故意伤害罪。
3、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不一定都认定为故意伤害罪。刑法规定的其他犯罪中也有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情况,如刑法关于强奸妇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规定和抢劫 致人重伤、死亡的规定等,这些都属于刑法的特殊规定。根据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的原则,刑法有特别规定的,一律适用特别规定。
上述的就是对故意伤害罪如何判定进行的相关的讲解,希望能够让您多一点了解。故意伤害罪的判定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要有伤害行为而且行为是让法律不予许的,造成了后果,并且是在故意的情况下,这些情况都满足就会构成故意伤害罪。
相关内容:

·打架斗殴派出所抓最多被拘留多久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可能难以避免地会与他人发生摩擦,甚至起了拳脚冲突。打架斗殴会影响我国良好的社会秩序,因此打架斗殴是会受到一定的处罚的。那么,打架斗殴派出所抓最多被拘留多久呢?以下就是我们为您整理的相关信息,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


·被怀疑诈骗能拘留吗
    如果被怀疑诈骗并且该案件满足刑事拘留的条件,那么公安机关是可以拘留的。首先刑事拘留是一种强制拘留的手段,和其他的强制拘留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保护刑事活动的有效进行而采取的一种强制手段,能够暂时剥夺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权。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破坏公安机关的刑事侦查,为了保证公安机关侦查审讯工作的顺利进行,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的手段。满足刑事拘留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首先犯罪嫌疑人在犯罪时或者...


·侦查羁押期限和拘留期限的区别是什么?
    侦查羁押期限和拘留期限的区别是什么?虽然侦查羁押和拘留都是将犯罪分子关起来,但两者在本质上却不同。侦查羁押期限和拘留期限的区别是什么?侦查羁押和拘留有什么不同?我们会为您做出分析,请仔细阅读理解。一、侦查羁押期限和拘留期限的区别是什么?1、拘留期限(1)拘留期限是指拘留至批准逮捕前的时间,拘留的期限根据法律分别规定的公安机关 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时间和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累积而计算。公安...


·犯罪构成的分类区别是什么?
     一、犯罪构成的分类区别是什么? 结合我国刑法规定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将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分为如下几类: 1、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 这是以犯罪构成的形态为标准所作的区分。基本的犯罪构成,刑法条文就某一犯罪的既遂状态所规定的犯罪构成。修正的犯罪构成,以基本的犯罪构成为前提,适应犯罪过程中的停止形态或共同犯罪的形式而分别予以修改变更的犯罪构成。例如刑法第2...


·什么情况下贩卖毒品可以判死刑
    一、什么情况下贩卖毒品可以判死刑可以判死刑的量因毒品种类不同而异,达到以下量的可以判死刑(注意:是“可以”判死刑,不是必然判死刑):1、鸦片1000克以上;2、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3、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一百克以上;4、大麻油五千克、大麻脂十千克、大麻叶及大麻烟一百五十千克以上;5、可卡因五十克以上;6、吗啡一百克以上;7、度冷丁(杜冷丁)二百五十克以上(针剂100mg/支规...


·自酒驾入刑以来
    自酒驾入刑以来,饮酒驾车的朋友越来越少,代驾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应运而生。代驾公司提供的业务包括酒后代驾、旅游代驾和商务代驾等。我们时常会看到骑着折叠电动车,在各大酒店附近徘徊的代驾员。他们专为酒后的驾驶员提供服务。我们驾车时发生交通事故责任自负,那代驾发生交通事故,责任由谁承担? 在现实中,代驾发生交通事故,谁来承担责任有几种观点: 代驾与车主双方是雇佣关系,【驾驶员接受手机软件服务信息公司的...


·一、醉驾抽血209能否被判处缓刑?
    一、醉驾抽血209能否被判处缓刑? 醉驾抽血209是不能被判处缓刑的。因为血液酒精含量超过200毫克/100毫升,属于从重处罚情节,是不能判处缓刑的。《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醉驾,血液酒精含量209毫克/100毫升,会被法院判处3个月左右的拘役,并处罚金数千元。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


·贩卖假烟量刑标准是怎么样的?
    贩卖假烟量刑标准是怎么样的?销售假烟根据具体数额确定承担的法律责任。当行为人故意制造、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达到法律规定的5万元以上时,即成立犯罪;销售金额不满5万元的制售伪劣产品的行为一般属违法行为,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1、行政处罚。依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销售非法生产的烟草制品”的规定,第六十二条规定,销售非法生产的烟草专卖品的,由烟草专卖行...


·信用卡诈骗罪进监狱判几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快速完善,现在人们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可以接受超前消费,信用卡则成为了这些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遭遇到信用卡诈骗,那么信用卡诈骗罪进监狱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信用卡诈骗立案标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


·受贿罪和单位受贿罪要怎么区分
    单位受贿罪是通过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来实施的,很容易与受贿罪相混淆。那在司法实践中,受贿罪和单位受贿罪要怎么区分呢?具体来说,受贿罪与单位受贿罪的区别有哪些呢?要是你不清楚的话,请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吧。 一、受贿罪和单位受贿罪要怎么区分 1、什么是受贿罪 受贿罪,是指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2、什么是...


·犯罪分子偷税漏税哪个机关管?
    犯罪分子偷税漏税哪个机关管?1、应当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的举报中心举报。由于国税地税管辖范围不一致,您要注意弄清楚举报内容涉及的税款属于哪个税务机关管辖。举报中心举报的范围是: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和虚开、伪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发票,以及其他税务违法行为。2、举报可以采用书信、口头、电话或者举报人认为方便的其他形式提出。3、实名举报和匿名举报可,但实名举报才有奖励。举报人不愿提供自己的姓名、身份或...


·过失犯罪的分类是怎样的
    过失犯罪的分类是怎样的1、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应当预见的前提是能够预见:需要考虑行为人的知能水平、行为本身的危险程度以及行为时的客观环境。应当预见的内容是法定的危害结果,即构成要件意义上的实害结果,而非任何结果。2、过于自信的过失。又被称为有认识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


电话咨询.|.短信咨询.|.留言咨询
©Copyright Reserverd
南京婚姻家庭律师